混合后的植料 |
颗粒土植料 |
上盆后的下山兰 |
下山兰 |
下山兰分株 |
修剪后的下山兰 |
秦岭春兰是因产在秦岭地区而得名,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,河南西部,湖北的西北部。由于北方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,秦岭春兰的形态特征、生长习性与栽培技术,与南方产的春兰有所区别,现简介如下,仅供参考。
秦岭春兰的形态特征
秦岭春兰产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这个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区,较之产在热带亚热带的南方春兰生长更健壮。���条形,一般4~6枚,多则7~8枚,少则2~3枚。叶长20~30厘米,最长30~45厘米,最短10~15厘米。叶宽0.4~0.9厘米,叶质稍硬,边缘光滑。根肉质,较粗壮,乳白色,与兰菌共生。花单生,少有两朵。花期2~3月,有特殊香气,称之为幽香。花色黄绿,花形与江浙相似或近似,无明显区别。与秦岭蕙兰一样,春兰也不乏奇花异草,珍稀品种。叶艺有边草、缟草、中透、图斑等。瓣形以荷形、荷瓣居多,少有蝶瓣、水仙瓣;另有多瓣少瓣,多舌少舌的奇花品种。花色有素花、色花与复色花。
秦岭春兰的生长习性
我国北方干旱少雨,气温低,风力大,空气干燥,水土多碱性,且冬春有霜冻、寒流,夏秋有冰雹、干热风。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,对北方的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。好在秦岭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,荆棘杂草丛生,土层较深厚肥沃,又为兰花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秦岭春兰生长在北纬34.2度,海拔700米左右,朝向东北的疏林与杂草丛中,遮光率70%左右,空气湿度较大,土壤疏松透气,利于排水通风。在气候方面,既可承受酷暑盛夏的强光高温,又能忍耐数九隆冬的风雪严寒。但下山野生兰进入庭院、兰棚后,由于栽培环境与莳养条件的改变,它在原生地的生长习性也随之发生变化。经过驯化栽培的秦岭春兰,性喜半阴,也较耐荫;喜温暖,又较耐寒;喜湿润,亦较耐旱。但忌强光直射,忌零度以下低温,忌植料过干与过湿。
秦岭春兰的栽培技术
1、采兰与上盆
在秦岭春兰产区,大多数养兰人是采取自己上山采掘兰苗。采前要了解春兰的分布地区与生长地段,不要无计划地盲目乱采,浪费资源。据当地兰家介绍,凡产蕙兰的地方,一般也产春兰。采掘数量应根据莳养条件与规模而定,以少而精为原则。采掘时间宜在冬春休眠期进行,采叶艺兰一年四季均可,采花艺兰必须在花期采掘。在兰市上或在兰农手中购兰,宜先掌握一定的养兰知识,邮购兰苗要选哪些信誉好的兰友或兰园,谨防以次顶好,以假充真,上当受骗。采掘或购买的兰苗在栽培前,都需要剪去残叶烂根,除掉兰株上的害虫,并用高锰酸钾或其他灭菌剂进行消毒杀菌,不使兰苗病虫进入兰场兰盆。还需特别注意的是,要避免从病毒病流行地区购买兰苗或以兰换兰,造成严重损失。
在兰苗、盆钵、植料准备齐全后,即可上盆栽植。先用疏水透气罩或窗纱盖住盆的底孔,以防蚯蚓、蚰蜒进入盆内危害。将粗植料或小石子、煤渣、泡沫块填至盆高的1/5~1/4,作为排水层,继之填中等植料至盆高的1/3~1/2处。此时一手拿苗放至盆的中心,一手将兰根均匀散开;一手扶正兰苗,一手填细植料至盆口2~3厘米处,并用双手拍动盆壁,使植料与兰根密切接触,盆面将土培成馒头形。用水苔或翠云草,也可用小石子压住盆面,以防浇水冲散植料。最后将兰盆置于盛有清水的盆或桶中,使水经过排水孔徐徐进入盆内,以盆面植料湿润为度。将兰盆放至半阴或蔽荫处,见盆面植料稍干可喷水保湿,约两周左右移至向阳地方,转入正常养护。
2、兰盆与植料
目前常见兰盆的型号与质地主要有:(1)泥盆,即素烧盆或叫土盆。疏水透气性能最佳,价格低廉;但质地粗糙,型号单一,观赏性差。(2)砂盆,又称陶盆。有紫砂、红砂、白砂、铁砂、乌泥等。底壁多孔,带脚,有多种型号,以高筒喇叭口状居多。造型别致,古朴典雅;有的盆壁上还刻有兰花图案或颂兰诗词,极具观赏价值。(3)釉盆,为陶盆的一种。型号多样,观赏性强。但密度大,透气性差。(4)塑料盆。高筒状,有脚,盆底多孔,光洁美观,体轻价廉,特别适合阳台与楼顶使用。不足之处是透气性较差,不甚耐寒,使用时间较短。由于春兰株小、叶窄叶短,用盆不宜太大,以盆径12~15厘米为宜。规模生产用塑料盆较为适宜,家庭养兰以紫砂盆为好。
秦岭春兰的栽培植料要求疏松肥沃,透气利水,无病菌,无害虫;忌干燥,忌渍水,忌盐碱。腐殖土、砂壤土、泥炭土、仙土、蛭石、珍珠岩、以及木屑、刨花、树叶、水苔、煤渣、花生壳、碎砖粒、泡沫块、朽树皮、食用菌废料等,都可用作植料原材料。宜根据当地资源,选用2~3种加工成颗粒状使用。用前还需用高锰酸钾或其他灭菌剂进行消毒杀菌;用PH值试纸进行酸碱度测试与酸性物质调整。如栽培下山春兰,可直接用50%腐殖土与50%河砂进行栽培,其成活率、发芽率、出花率都较高。
3、光照与温度
秦岭春兰对光照的要求是,自晚秋至冬春须接受全光照,初夏至中秋应遮荫避光。规模养兰要求自5月上旬至9月下旬用遮阳网进行遮光,遮光度为70%~80%。家庭养兰可置于有天光而无阳光的地方。如平房的檐下,楼房的向北阳台或窗台。在向东、向西阳台养兰的,还可使用活动遮阳网或竹帘、苇帘遮去直射阳光,强光来时将网展开,强光过后再将网卷起。
秦岭春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5~30℃,最佳温度为20~25℃;最高不超过35℃,低温不低于零下2℃;冬季白天不高于15℃,夜间不低于8~10℃,以有利于花蕾生长。在非适温时期,酷暑盛夏可采取盆下支砖、铺砂,向兰株喷雾、向地面洒水;场地设水缸或水池等措施;有条件的兰园或家庭可使用空调、电扇、自动喷雾加湿器,以降低温度,增加空气湿度。严寒冬季须将兰盆放进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的兰棚或向阳室内。放在庭院或阳台背风向阳处的兰株,若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,也可安全越冬;如遇风雪寒流,发生冰冻或持续低温,则必须放进兰棚或室内,避免遭受冻害。
4、浇水与施肥
秦岭春兰株小根细,叶窄叶短,水分消耗较少,日常浇水不宜过多,以保持盆内植料“干而不燥,润而不湿”为原则。在进行浇水时,还要考虑季节天气、栽培环境、兰盆质地、植料粗细、根系好坏、养兰数量、兰株长势等诸多因素,灵活掌握浇水的次数与水量。春季发新根新芽,秋季抽箭孕蕾,宜保持植料湿润。夏秋光照强,温度高,水分蒸发快,浇水宜勤,但以适量为原则,如浇水过量会造成烂根倒草。冬季气温低,水分消耗慢,按照“冬不湿”的要求,应适当控制浇水,以保持植料稍干为宜。
春兰需肥量不大,应坚持“薄肥勤施”的原则。施液肥须经充分发酵腐熟,浓度宜低不宜高,忌施生肥与浓肥。庭院、阳台及室内养兰,宜施氮、磷、钾1:1:l的颗粒复合肥,既省时间,肥效快,又不污染空气。在春兰生长期,15厘米口径的盆1次施十多粒即可,也可按每苗草2粒计施。温度15℃以下、30℃以上,须停施肥料。颗粒肥应施在盆边,通过日常浇水被兰株吸收。
5、防病与治虫
兰花是多病虫害的植物,秦岭春兰也不例外,养兰人一定要高度警惕,防患于未然。特别是在梅雨季节,高温高湿的盛夏初秋,易患炭疽病、白绢病、茎腐病等,应及早防治。栽培前须对兰株、兰盆以及植料进行消毒杀菌,日常要注意通风透光,科学浇水施肥,以培育健壮植株,提高抗病能力。发病前可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一1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1000倍液,或65%代森锌600倍液喷洒兰株,可有较好预防效果;发病初期亦可迅速控制病势,防止病菌蔓延。秦岭春兰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、蚜虫等,成虫可用牙刷、牙签、火柴棒清除。在虫卵孵化期,用40%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喷洒,10、~15日1次,连用2~3次。蚜虫、粉虱可用10%蚜虱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。蜗牛、蛞蝓须在兰盆周围撒生石灰粉,虫体接触即失水死亡;亦可用人工扑杀。消灭蚂蚁则将兰盆浸在盛有清水的盆中使其溺死;亦可用3%的呋喃丹埋入土中触杀。